在紡織服裝領域,日本、美國、德國、俄羅斯等發達國家最早開展對遠紅外技術的應用研究,推動了遠紅外紡織品的發展。尤其在日本,20世紀80年代中期遠紅外纖維制品的相關專利在日本大量涌現,形成一股開發遠紅外功能紡織品的熱潮。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開發遠紅外紡織品。目前開發出的各種遠紅外紡織品主要采用將超細陶瓷粉末作為添加劑加入到紡絲液中制備遠紅外纖維,或者采用陶瓷粉末制成的整理液對紡織品進行整理。主要應用的陶瓷粉末:金屬氧化物,如Al2O3,TiO2,BaO,ZrO,SiO2等;金屬碳化物,如SiC,TiC,ZrC等;金屬氮化物,如BN,AlN,ZrN等。
根據基爾霍夫定律,一個良好的輻射體必然是一個良好的吸收體,即一個物體發射熱輻射的能力強,則其吸收的能力也強,兩者成正比。人體既能輻射遠紅外線,又能吸收遠紅外輻射。由于人體60%~70%為水,根據匹配吸收理論,當紅外輻射的波長和被輻照的物體吸收波長相對應時,物體分子共振吸收。人體所發射的熱輻射的主波長在10μm左右,遠紅外紡織品在吸收外界能量后輻射出3~25μm的遠紅外線,與人體能夠吸收的紅外線相符,能形成共振。遠紅外紡織品吸收來自人體的紅外波能量,并反饋給人體,提高了皮膚溫度,從而達到蓄熱保暖的目的。被皮膚吸收的熱量可以通過介質傳遞和血液循環,使熱能到達肌體組織,達到保健和輔助醫療效果。遠紅外紡織品一般通過提高表面發射率來提高發射功率。
遠紅外紡織品主要有保暖功能(即保溫功能)、保健功能和抗菌功能等。遠紅外紡織品由于添加了發射率高的遠紅外線輻射材料,其保溫性能表現為利用生物體的熱輻射,吸收、存貯外界向生物體輻射的能量,使生物體產生“溫室效應”,阻止熱量流失,起到良好的保溫效果。因此,遠紅外織物具有顯著的保暖作用,適宜制作防寒織物、輕薄型的冬季服裝。
被皮膚吸收的熱量可以通過介質和血液循環,使熱能到達肌體組織,可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具有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及對疼痛癥狀緩解的功能,對身體炎癥有一定的輔助醫療作用。因此,遠紅外產品對血液循環或微循環障礙等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癥狀改善和輔助治療功效。適宜制作貼身內衣、襪子、床上用品,以及護膝、護肘、護腕等。
纖維中微粒子的加入,使纖維表面出現多孔性,表面積增加,表面活性及表面狀態的吸附、擴散等特性明顯提高,使產品具有吸汗、除臭、殺菌等功能。抑菌試驗表明:遠紅外紡織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的抑菌率達95%,利用這些特性可制作衛生、醫療用品等產品。
目前關于遠紅外紡織品功能測試標準主要有國家標準GB/T 18319—2001《紡織品紅外蓄熱保暖性的試驗方法》、紡織行業標準FZ/T 64010—2000《遠紅外紡織品》、中國標準化協會標準CAS 115—2005《保健功能紡織品》。
GB/T 18319—2001標準規定了用紅外輻射計測定紡織品紅外反射率和透射率,計算吸收率,以及用點溫度計測定輻照升溫速率的方法。主要從紅外吸收率和紅外輻照升溫速率兩方面測試及評價。
FZ/T 64010—2000標準規定了遠紅外紡織品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結果判定和使用說明等。該標準以法向發射率作為遠紅外紡織品遠紅外功能的評價指標,以試樣法向發射率減去對比樣(即相應非遠紅外產品)法向發射率的差值作為法向發射率提高值。試驗儀器為紅外光譜儀和黑體爐。最后計算的法向發射率是8~15μm波段的法向發射率。
CAS 115—2005標準采用測定法向發射率的方法,制定了遠紅外功能評價指標,是我國目前適用于保健功能紡織品的唯一標準,其中關于具有發射遠紅外線功能紡織品的部分規范了其術語定義、試驗方法、結果判定、標志等內容,適用于遠紅外法向發射率大于0.2的各種織物、粉末等材料及導熱物體的遠紅外法向發射率的檢測。樣品法向發射率采用溫度為100℃時樣品法向全輻射亮度與相同溫度下標準黑體法向全輻射亮度比較的方法測量。試驗儀器包括紅外光譜儀(或紅外輻射計)和黑體爐。計算機通過程序將黑體爐的輻射亮度、試樣的輻射亮度、對比樣的輻射亮度進行數據處理,計算出4~16μm波段的法向發射率。
我司根據標準研發了SGJ211A型紡織品遠紅外溫升測試儀,能隔熱擋板,發熱源前面有隔熱板,隔絕熱源。提高測試的準確性以及重現性。全自動測量,合上蓋板就可以自動進行試驗,提高了機器的自動化性能,采用日本松下電力表,準確反應發熱源當前的實時功率;采用美國Omega傳感器以及變送器,能夠快速且準確的響應當前的溫度;試樣架三套:紗線類、纖維類、織物類,滿足不同種類樣品測試;采用光學調制技術,測量不受被測物表面輻射及環境輻射的影響等特點。
SGJ211A紡織品遠紅外溫升測試儀
![]() |
儀器用途:
用于各類紡織產品,包括纖維、紗線、織物、非織造布及其制品等采用溫升試驗測定紡織品遠紅外性能。
符合標準:
GB/T30127 4.2遠紅外輻射溫升檢測等標準。
產品特點:
1、隔熱擋板,發熱源前面有隔熱板,隔絕熱源。提高測試的準確性以及重現性。
2、全自動測量,合上蓋板就可以自動進行試驗,提高了機器的自動化性能。
3、采用日本松下電力表,準確反應發熱源當前的實時功率。
4、采用美國Omega傳感器以及變送器,能夠快速且準確的響應當前的溫度。
5、試樣架三套:紗線類、纖維類、織物類,滿足不同種類樣品測試。
6、采用光學調制技術,測量不受被測物表面輻射及環境輻射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