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衣作為手術過程中必要的防護服裝,用于降低醫務人員接觸病原微生物的風險,同時也能降低病原微生物在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相互傳播的風險是手術操作中無菌區域的安全屏障。近年來隨著醫學界對血源性傳播疾病研究的不斷深入手術過程中醫務人員及患者采取的防護措施也越發受到關注。國內外多項研究充分論證了手術過程中存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血源性傳播疾病病原體的感染風險以上病毒均可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接觸傳播。
手術衣在手術過程中起雙向防護作用。首先,手術衣在患者與醫務人員之間建立一道屏障,手術過程中降低醫務人員接觸患者血液或其他體液等潛在感染源的概率;其次,手術衣可以阻斷定植/黏附在醫務人員皮膚或衣服表面的各種細菌傳播給手術患者,有效避免多重耐藥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等的交叉感染。因此,手術衣的屏障功能被視為手術過程中降低感染風險的關鍵。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及醫學防護的需要,手術衣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
美國注冊護士協會(AORN)撰寫了手術室醫用紡織品的基本選擇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防護等級提升:手術衣材料應當提高患者及醫護人員安全防護等級。根據實際要求選擇不同功能及防護等級的手術衣,如需加強防護效果,須使用多層復合面料。(2)防止微生物穿透:包括避免微生物及顆粒傳播、穿透性最小化,以避免潛在的感染風險。(3)抗液體滲透:對于短時間且無體液暴露的手術可采用防護性較低的手術衣;但對于存在體液暴露或持續時間長的手術,須采用更高防護等級的手術衣。(4)使用強度必須滿足質量標準(如必須無洞無瑕疵);必須能抵抗撕裂、穿刺、摩擦,以及防止微生物、顆粒、體液的滲透;必須降低棉絮脫落,必要時要保證無棉絮脫落,避免脫絮落于創面導致并發癥;接縫線頭必須保證足夠耐穿通,以防止排汗或壓力導致液體穿透接縫,發生雙向污染。(5)阻燃性:必須達到安全可接受的可燃標準,以保證使用安全,須格外注意在光熱源、電動激光或其他帶電源器械使用過程中的安全。(6)舒適性:材料本身須無毒無致敏成分,須能夠維持穿戴者體溫;須具有一定延展性,使醫務人員方便使用手術器械;須能夠防止液體滲透。(7)性價比:同時考慮采購成本和產品質量。
大量實例表明,細菌會隨著干態有機或無機的微粒穿透屏蔽材料,例如攜帶細菌的皮屑穿透手術衣或潔凈服,又如攜帶細菌的微粒穿透儲存期內的包裝材料。
我司出產的阻干態微生物穿透測試儀用于測定材料阻抗人體皮屑大小范圍內的干態微粒上細菌穿透的性能。符合ISO標準、我國醫藥行業標準;采用可提供無菌無塵空氣凈化工作環境的生物柜;配置照明、和紫外滅菌裝置;產品設計可靠、測試穩定,噪音低≤65Db;產品前置開關式玻璃門,方便實驗人員操作觀察;可拆卸式支架;4地腳支撐高度可調、加裝4只輔助腳輪方便移動;實驗系統生物柜,具備風機排風系統;進出口高效過濾裝置保障操作安全;阻干態測試儀采用全觸摸式界面操作,使用方便簡潔;測試容器采用全不銹鋼容器,方便清潔維護。
SGJ709阻干態微生物穿透試驗儀
![]() |
儀器用途:
大量實例表明,細菌會隨著干態有機或無機的微粒穿透屏蔽材料,例如攜帶細菌的皮屑穿透手術衣或潔凈服,又如攜帶細菌的微粒穿透儲存期內的包裝材料。
DryPenetration阻干態微生物穿透測試儀用于測定材料阻抗人體皮屑大小范圍內的干態微粒上細菌穿透的性能。
符合標準:
1、ISO 22612 傳染原防護衣 阻干態微生物穿透試驗方法
2、YY/T 0506.5-2009 病人、醫護人員和器械用手術單、手術衣和潔凈服 第5部分:阻干態微生物穿透試驗方法
儀器特性:
1、采用可提供無菌無塵空氣凈化工作環境的生物柜;
2、配置照明、和紫外滅菌裝置;
3、產品設計可靠、測試穩定,噪音低≤65Db;
4、產品前置開關式玻璃門,方便實驗人員操作觀察;
5、可拆卸式支架、4地腳支撐高度可調、加裝4只輔助腳輪方便移動;
6、實驗系統生物柜,具備風機排風系統;進出口高效過濾裝置保障操作安全;
7、阻干態測試儀采用全觸摸式界面操作,使用方便簡潔;
8、測試容器采用全不銹鋼容器,方便清潔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