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的透濕性是衡量服裝生理穿著的舒適性的一個重要指標。而透濕性主要取決于纖維特性和紗線結構。如普通長絲紗表面較光滑,織成的織物易貼在身上,如果織物的質地又比較柔軟、緊密,會緊貼皮膚,汗氣就很難滲透織物,穿著后感到不適。短纖維紗因有纖維的絨毛伸出在織物表面,減少了織物與皮膚的接觸,從而改善了透氣性,使穿著舒適。當織物密度相同,紗線結構雖然緊密,但紗線與紗線間的空隙較大,則織物的透氣、透濕性能大大改善。
而透濕原理,主要參考于水的液相和氣相兩個方面。
水的氣相傳遞——水蒸汽傳遞
織物的透水汽性,一般是在織物的兩面存在著一定相對濕度梯度的條件下,以單位時間單位面積內透過的水蒸汽量(mg/cm2*h)來表示。在濕度梯度下,水蒸汽從高濕空氣透過織物向低濕空氣擴散:而通過織物的水蒸汽運動,取決于紡織材料的多孔性能和織物內纖維間及紗線間的空隙,這種多孔性和空隙相互連接成通道,可傳遞水蒸汽逸出織物表面。水蒸汽傳遞阻力的大小,就是隨著這些空隙的大小及通道互相連接的程度而變化。
水的液相傳遞——液態水的傳遞
當液態水遇到織物時,織物中的纖維發生吸水作用。不同纖維吸水也不相同,如親水性纖維,由于含親水基團較多,其吸水能力就越大,而疏水纖維正相反,所以吸水作用就差。纖維的這種吸水作用一般稱為吸濕作用。此外,織物與液態水之間還發生芯吸作用,水沿著織物毛細血管傳遞到織物表面,并蒸發于周圍空氣層中。
水分通過服裝材料時有氣態和液態兩種。如果汗液在皮膚表面蒸發以水蒸汽方式透過織物,則主要是通過織物空隙向外擴散。這時織物空隙中的空氣仍保持其熱阻。如果皮膚表面的水分以液態方式通過芯吸作用傳遞到織物表面,并在織物表面上蒸發而到達空氣層,就會使舒適性降低。潤濕的織物表面為皮膚的感覺神經所覺察,使人感到衣服滑膩,粘貼皮膚而不適。另外,由于水分充滿織物空隙后,空隙內不再保持靜止空氣,使織物熱絕緣能力下降,使人感覺衣服濕冷而難受。量是隨著人的活動量而變的,人體分泌的汗液能夠得到順利蒸發才會使人感受舒適。在熱濕的環境中,高的相對濕度使汗液蒸發速率降低。在寒冷的環境中,所穿的衣服對汗液的蒸發形成阻抗,所穿衣服越多,阻抗越大。織物對水蒸汽擴散的阻抗對舒適性影響很大,即透濕性是影響服裝舒適性的又一個重要性質。
我司專對于透濕性,生產的這款YG501B透濕試驗儀(含恒溫恒濕箱),主要用于醫用防護服、各種涂層織物、復合面料、復合膜等材料的透濕量測定。符合多項標準,滿足基本需求,獲得各大檢測機構、第三方檢測機構、研究院、生產廠家的一致好評。
YG501B透濕試驗儀(含恒溫恒濕箱)
儀器用途:
用于醫用防護服、各種涂層織物、復合面料、復合膜等材料的透濕量測定。
符合標準:
GB 19082-2009 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 5.4.2 透濕量;GB/T 12704-1991 織物透濕量測定方法透濕杯法 6.1 方法A 吸濕法;GB/T 12704.1-2009 紡織品織物透濕性試驗方法第1部分:吸濕法;GB/T 12704.2-2009 紡織品織物透濕性試驗方法第2部分:蒸發法;ASTM E96等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