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牢度是紡織品的重要質量指標之一。所謂色牢度是指染色紡織品在物理和化學作用下,顏色保持堅牢的程度,即染色紡織品色澤受外界影響堅牢程度成為染色牢度。色牢度各種項目中,最常用的色牢度有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水浸色牢度、耐刷洗色牢度、耐氣候色牢度等項目。
耐摩擦色牢度是紡織品色牢度檢驗的一項,也是紡織品在貿易過程中最常見的檢驗項目之一,它是指紡織品的顏色耐摩擦的能力,分為干摩擦和濕摩擦。其原理是將規定尺寸的紡織試樣用夾緊裝置將試樣固定在摩擦試驗儀平臺,再分別與一塊干摩擦布和一塊濕摩擦布摩擦,前者是觀察白布沾色程度作為評價依據,對照標準灰色樣卡,共分5個等級,等級越大,表示摩擦牢度越好,摩擦牢度差的織物會嚴重影響其使用。后者濕摩擦褪色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水溶性染料的浮色轉移和有色纖維粒子的機械摩擦轉移而引起的,濕摩擦除了外力作用外,還有水介質的作用,因此濕摩擦一般比干摩擦牢度約低一級左右。
耐摩擦色牢度的影響因素
織物表面形態的影響
由于未固著染料是造成摩擦色牢度差的主要原因,在干態條件下,對于表面粗糙或磨絨、起毛織物,堅硬如麻類織物,牛仔面料和涂料印花織物,若進行干摩擦極易將織物表面堆積的染料、涂料或其他有色物質磨下來,甚至造成部分有色纖維斷裂并形成有色微粒,使耐干摩擦色牢度進一步下降。對磨絨或起毛織物而言,織物表面的絨毛與摩擦布表面呈一定的夾角,并不是平行的,從而使摩擦頭在做往復運動時的摩擦阻力增大,使這類織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下降。
織物結構的影響
輕薄型的織物(通常都是合成纖維或絲綢類織物)的試樣表面,由于織物結構相對比較疏松,在進行干摩擦時,樣品在壓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會隨摩擦頭的運動而發生部分的滑移,從而使摩擦阻力增大,且摩擦效率提高。但在進行濕摩擦時,情況則與纖維素纖維完全不同。由于纖維的吸濕性極低或水膨化效應不明顯,且水的存在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這使得此類織物的耐濕摩擦色牢度要明顯優于耐干摩擦色牢度。
活性染料化學結構的影響
用活性染料染色的纖維素纖維織物在進行耐濕摩擦色牢度實驗時,引起顏色轉移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水溶性的染料在摩擦時被轉移到了摩擦織物上,使原樣褪色并使摩擦布沾色;二是部分染色的纖維在摩擦時發生斷裂,形成微小的有色纖維顆粒并被轉移到摩擦織物上,造成沾色。
活性染料染色程度的影響
活性染料染色織物的耐濕摩擦色牢度與染色的深度緊密關聯,即在進行濕摩擦時,顏色的轉移量與染色深度近乎成良好的線性關系。過量的染料并不能與纖維結合,而只能在織物表面堆積而形成浮色,嚴重影響織物的耐濕摩擦色牢度。
柔軟劑的影響
通過柔軟整理提高活性染料印花色牢度。柔軟劑具有潤滑作用,可降低摩擦系數,從而防止染料脫落。陽離子型柔軟劑還可和陰離子型染料形成色淀,染料不易脫落。同時,色淀使染料溶解度下降,可改善濕摩擦牢度。但具有親水性基團的柔軟劑不利于濕摩擦牢度的提高。在生產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使用固色劑來封閉染料的水溶性基團,控制成品色布的布面pH值,去除浮色,提高織物的平滑程度,從而提高織物的耐濕摩擦牢度。得當的前段預烘可以避免染料“泳移”。需要注意的因素有堿劑用量、汽蒸時間、水洗的方式、充分的皂洗等,前兩者與染料的水解程度緊密相關,后兩者與染品浮色直接有關。
我司針對摩擦色牢度,推出一款SGJ664B皮革摩擦色牢度儀,可以用于測試皮革及鞋內襯里摩擦色牢度及耐磨損試驗。選用彩色觸摸屏顯示、控制,中、英文界面,菜單式操作模式,操作便利。核心控制部件采用意法公司32位多功能主板,傳動機構選用進口精密導軌,受到廣大廠商、檢測機構的一致好評。
SGJ664B皮革摩擦色牢度儀
儀器用途:
用于測試皮革及鞋內襯里摩擦色牢度及耐磨損試驗。
符合標準:
QB/T2537等標準。
產品特點:
1、彩色觸摸屏顯示、控制,中、英文界面,菜單式操作模式。
2、核心控制部件采用意法公司32位多功能主板。
3、核心傳動機構選用進口精密導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