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防護服是一種特殊的功能性服裝。作為服裝,最起碼的條件是要滿足人的生理需要,達不到這個條件,功能性再好也不行。
在2020年抗擊新冠病毒的戰“疫”中,3.2萬名醫護人員從各省市馳援湖北,如點點生命之熒光,帶著希望匯入荊楚大地。只把“白衣”作“戰袍”,在疫情最危險的醫院和實驗室里,這些“醫護逆行者”們穿上了厚厚的防護服,奮戰在抗疫一線。
第一次體驗防護服的周醫生
“很多人告訴我穿了防護服以后可能會有憋悶、嘔吐等等不適反應,我一開始是不信的。”作為支援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最早的一批醫護人員,周暢軍醫生在支援武漢之前從沒穿過防護服。當他來到金銀潭醫院接手重癥病房之前,第一次體驗了穿上防護服的感受:濕熱憋悶、喘不過氣,衣衫不停的被汗水打濕,再被身體烘干,再打濕……像蒸桑拿的感覺。“從隔離病房出來的第一感覺是全身癱軟,只想躺在地上,全身衣服都濕透了。”在戰“疫”一線,臉部壓痕成了醫護人員的標配,而泡在汗水里成了他們的工作常態。
根據國家標準GB 19082-2009《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的定義,醫用防護服,是醫務人員在工作時接觸具有潛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空氣中的顆粒物等提供阻隔、防護作用的專業服裝。可以說“阻隔功能”是醫用防護服的關鍵指標體系,比如抗滲水性、抗合成血液穿透性、表面抗濕性、過濾效果(對非油性顆粒的阻隔)等。
與這些指標相比,有一個指標有些許特殊,即“透濕性”—— 它表征了防護服對水蒸氣的滲透能力。簡單來說,就是評價防護服疏導人體發散的汗液蒸氣的能力,防護服的透濕量越大,憋悶、汗液難排的問題就能得到大大緩解,更利于醫護人員的穿著舒適。
織物透濕性的標準測試方法一般為織物蒸汽傳遞速率的測試和對蒸發轉移阻抗的測試兩大類。研究人員常用水蒸氣阻抗評價人體汗液從身體表面通過織物向環境轉移能力,主要包括出汗熱盤發和出汗假人法,而織物和服裝生產者更趨向于用透濕杯法,即一定溫度、一定濕度和一定風速下,單位時間內透過織物單位面積的水蒸氣質量,也就是人們較熟悉的頭適量來評價織物的透氣性。
我司推出的這款YG501C 透濕性測試儀用于檢測各種紡織服裝織物、涂層面料、復合材料、運動服裝及工業用布等的水蒸汽透過性能。采用大屏幕彩色觸摸屏,中英文菜單操作,智能化控制,溫濕度和風速曲線實時跟蹤顯示,可有效觀察整個試驗過程實驗倉中溫濕度、風速的波動情況,無需操作員實時查看,提高工作效率。
YG501C 透濕性測試儀

儀器用途:
用于檢測各種紡織服裝織物、涂層面料、復合材料、運動服裝及工業用布等的水蒸汽透過性能。
符合標準:
GB/T12704、ASTM E 96、BS7209、JIS L1099(含醋酸鉀法)
儀器特性:
1、采用大屏幕彩色觸摸屏,中英文菜單操作,智能化控制,溫濕度和風速曲線實時跟蹤顯示,可有效觀察整個試驗過程實驗倉中溫濕度、風速的波動情況,無需操作員實時查看,提高工作效率;
2、采用先進的可編程控制設備(進口PLC)及進口高精度溫濕度傳感器,溫度、濕度、風速、時間等均可編輯,運行可靠、數據精確;
3、大環境箱內膽選用優質316不銹鋼,便于清潔整理;
4、試驗臺配有專用風道,輔以變頻控制方式,使實驗倉風速、濕度、溫度運行更穩定;
5、實驗倉內門采用小開門,減小因取樣開門后對實驗倉環境的影響,縮短了再次穩定的時間;
6、儀器凡用到水的裝置,均配有水位指示、水位調節閥,具有水位保護功能;
7、實驗倉內置LED燈,便于操作員隨時觀察及裝拿透濕樣杯;
8、采用轉盤式試樣安置架,轉速可設定,試驗結果比固定試樣架均勻可靠;
9、進口優質腳輪,方便移動、可調節高度,高度調節范圍:0~8mm;
10、在原來的測試方法中增加了JIS方法醋酸鉀法,符合用戶對特殊測試方法的要求。